18-11-30 來源: RCO催化燃燒設備,粉塵治理設備,環(huán)保設備廠家-鄭州騰達機械
?
二氧化硫濃度全國最高、PM2.5濃度全國第二、多種污染物排放長期不降反升等等,汾渭平原作為今年6月份剛剛劃定的大氣污染治理主要區(qū)域,囊括了晉、陜、豫三省的11個城市,大氣污染防治已經迫在眉睫。
從能源結構上看,晉、陜、豫三地均為用煤大省,煤炭消費占比接近90%,遠高于其他地區(qū);產業(yè)結構上,火電、焦化、煤化等耗煤企業(yè)眾多。交通上,以煤為主也導致了交通結構的失衡,大宗原料及產品運輸?shù)男枨髮е掠騼?0%以上的運輸依賴于公路,車輛流量大,重型車輛排放監(jiān)管卻偏薄弱。以煤為主的煤消費結構導致汾渭平原燃煤污染嚴重,能源、產業(yè)、交通問題交織,給大氣污染治理造成重重困難。在多地空氣質量持續(xù)改善的同時,汾渭平原的多項污染排放指數(shù)卻不降反升。
綜上所述,汾渭平原污染嚴重根本癥結在于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。因此汾渭平原的治本之策在于能源結構及其帶來的產業(yè)、交通結構調整。近日發(fā)布的《汾渭平原2018-2019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》已經明確,加大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力度,晉、陜、豫三地各完成38.3萬、70.7萬、8.8萬戶替代目標。11月15日起,城市、縣城建成區(qū)及周邊使用的散煤和型煤,要達到1號產品的相關技術要求,其他地區(qū)禁止銷售、使用硫分高于1%、灰分高于16%的民用散煤。
此外,在控制煤炭消費總量,遏制大氣污染物源頭產生的同時,也加大大氣污染物末端治理改造,加快超低排放改造推進,對排污企業(yè)除塵設備、煙氣脫硫設備等進行改造升級。這樣雙管齊下,對大氣污染進行治理。在調整結構的同時,也應注意避免一刀切的行為,要因地制宜、科學制定,也要做好階段性評估工作,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方案。這樣才能穩(wěn)步推進,防止出現(xiàn)反彈。
?上一篇: 霧霾新元兇-甲醛
下一篇: 大氣污染治理何去何從?